登录
注册
detail
高级检索
首页
新书推荐
总编说
电子书苑
数字图书馆
音频视频
出版动态
淘宝书香
文献检索库
关于我们
首页
>
图库
>
广州道教文化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图11-46 第三期修复工程结束后重新开放的五仙观广场
图11-47 药王殿匾额
图11-48 今日五仙观建筑群平面图
9787518806317_0266_0352
图11-49 2014年北帝诞庙会(仁威祖庙提供)
图11-50 慈善公益事业
图11-51 (缺图说)
图11-52 2010年修复前的都城隍庙
图11-53 《开天辟地·神仙卷》局部
图11-54 至今都城隍庙内仍可见到修复前的痕迹,上两图为大殿红砂岩地板及柱础
图11-55 2014年广府庙会(何进摄)
图11-56 广州黄大仙祠全景鸟瞰
图11-57 黄大仙祠新址与旧址示意图
null
图11-59 黄大仙祠举行的中元法会仪式
图11-60 中元法会法坛
null
图11-70 2012年2月9日“黄大仙敬老百福宴”现场
图11-71 2013年黄大仙祠扶贫济困献爱心慈善捐助活动
图11-72 仪式中的“八字坛”
图5-25 纯阳观建筑配置图
图5-26 纯阳宝殿
图5-27 纯阳殿平面图
图5-28 纯阳殿与钟、鼓楼
图5-29 纯阳宝殿内奉祀的纯阳祖师
图5-30 “金石循环”刻石
图5-31 灵官殿与灵官殿奉祀的王灵官
图5-32 慈航殿与慈航道人
图5-33 文昌殿与文昌帝君
图5-34 元辰殿与殿内奉祀的斗姥元君
图5-35 元辰殿内的六十甲子神像(部分)
图5-36 凤凰台上凤凰亭
图5-37 全石结构的华光亭
图5-38 纪念李明彻道长的明彻亭,亭中之碑正面题为“纯阳观开山祖李真人道行碑”,立于2004年
图5-39 纯阳大殿西侧那株著名的鸡蛋花树
图6-1 《广州重修五仙祠记》
图6-2 古成之《古仙旧题》诗碑拓片
9787518806317_inline_0151
图6-3 五仙观位置迁徙示意图
9787518806317_inline_0153
图6-4 乾隆“羊城八景”之一“五仙霞洞”
图6-5 一幅绘于1858年的水彩画,可见五仙观和怀圣寺光塔,这是最早的五仙观图像资料
图6-6 五仙观牌楼,为方形结构,加上连接两侧廊道的建筑,共12根木柱;牌楼匾额上“五羊”二字可辨;牌楼后仪门左侧的石楹联文字依稀可辨
图6-7 五仙观东侧的“三圣祠”
图6-8 从南海学宫院内看五仙观
图6-9 南海学宫泮池与隔壁的五仙观(http://www.topit.me/item/9447530)
图6-10 南海学宫院内的泮池,围墙外是五仙观钟楼和钟楼后的通明阁
图6-11 从南海学宫院内看五仙观,钟楼后的通明阁二层木建筑已毁,只剩下台基
图6-12 清末通草画,南海学宫
图6-13 约1860年代,可见五仙观牌楼上的“五羊仙迹”匾额以及殿宇门楣上的“坡山仙境”匾额
图6-14 五仙观仪门,著名摄影师阿芳摄于1880年前后,“坡山仙境”四字亦甚清晰,可见牌楼中间两根木柱两侧的夹石
图6-15 更清晰的一张照片,似为图14的截图,“坡山仙境”四字清晰可辨,但两侧楹联仍难以全部辨识,上联可识者有“以”“皆大”等字,下联可识者,有“功”“不可”等字
图6-16 今天的五仙观牌楼
图6-17 澳大利亚建筑师帕内拍摄的五仙观牌楼,时间在1902-1910年之间
图6-18 帕内所摄照片截图
图6-19 今五仙观仪门上的“五仙古观”匾额
图6-20 1921年,日本学者米内山庸夫拍摄的五仙观牌楼和仪门
图6-21 牌楼的另一面悬挂书有“穗石洞天”的匾额,牌楼前方天井中的两株木棉树清晰可见,还可以看到牌楼中间两根木柱两侧的夹石
图6-22 这张摄于2015年3月的照片,拍摄者的位置是在悬挂有“五仙古观”匾额的仪门前台阶上。
图6-23 门前有一对玄武岩石麒麟的五仙观山门(1)
图6-24 门前有一对玄武岩石麒麟的五仙观山门(2)
图6-25 图24照片截图并放大
图6-26 现存于五仙观内的石楹联
图6-27 大约1930年代的五仙观牌楼
图6-28 1901年的照片,可见牌楼上的“五羊仙迹”四字及牌楼前的两株木棉树;仪门两侧的石楹联也依稀可见
图6-29 制作成西洋镜画片的五仙观牌楼,图28照片是这张照片的放大
图6-30 约1910年代的五仙观钟楼与大钟,前方可见石室大教堂
图6-31 清末民初,五仙观钟楼与大钟;该照片与上一照片为同一角度和高度拍摄,时代似乎稍晚,拍摄者的位置应该是在五仙观北面的通明阁上,照片中,大钟遮掩了远处的石室大教堂
图6-32 1939-1941年间,处于半损毁状态的钟楼
图6-33 1939-1941年间弃置于五仙观地上的大小不一的钟
图6-34 今日五仙观钟楼及悬挂在钟楼上的大钟
图6-35 大钟与天井、券门
图6-36 1870年代,一本英文出版物中的“五仙观”,图中描绘出了当时五仙观中轴线上的部分主要建筑,其中牌楼有失真之处
图6-37 五仙观内的“仙人拇迹”池
图6-38 1920年代,五仙观内的“五羊石”
图6-39 今五仙观内的五羊石
图6-40 五仙神像(1)
图6-41 五仙神像(2)
图6-42 五仙神像(3)
图6-43 五仙神像着色照片
图6-44 五仙神像正面照片
图6-45 出自于同一底片的另外一张老照片截图
图6-46 这是一张五仙神像的近照,所显示的神像牌位更完整,但文字却模糊难辨
图6-47 苏长春《五羊仙迹图》
图6-48 现在五仙观内的五仙群像
图6-49 五仙观玉皇阁(?)内的侍立神像(1)
图6-50 五仙观玉皇阁(?)内的侍立神像(2)
图6-51 五仙观某神殿内的神像
图6-52 五仙观正殿神像及两侧的道士
图6-53 1901年,五仙观内的道士;这张照片并被制作成西洋镜画片
图6-54 五仙观内的道士(图53截图并放大)
图6-55 五仙观附近出土的道教符咒砖
图6-56 出土符咒铭文砖的水井
图6-57 铭文砖出土时的位置
图6-58 1950年代初,五仙观改为广州市惠福区人民文化分馆,这是当时的五仙观牌楼,可以看到“中山同乡会”的牌匾
图7-1 西洋镜画片中的广州某北帝庙
图7-2 仁威祖庙地理位置图
图7-3 清代仁威祖庙位置图(红色圆圈内所示)
图7-4 仁威祖庙外观
图7-5 仁威庙北帝像
图7-6 仁威祖庙总平面图
图7-7 仁威祖庙牌坊
图7-9 两侧青云巷正面题字
图7-8 仁威祖庙山门前的华表
图7-10 祖庙正殿平面图
图7-11 正殿头门木雕
图7-12 帝宝莲双龙戏珠酹及“播液发灵”匾
图7-13 廊顶上的陶红色蝙蝠
图7-14 斗姆殿
图7-15 财神殿
图8-1 清末广州地图中的都城隍庙位置
图8-2 民国时期的城隍庙门前,当时来华外国人称都城隍庙为“恐怖庙”
图8-3 祈求施金图,清末罗清绘,刊于《时事画报》丙午年(1906)第四期;描绘了广州都城隍庙司祝向大户妇女募捐施金的情形
图8-4 广州市财政局布告
图8-5 2010年新建的忠佑牌楼
图8-6 都城隍庙头门
图8-7 拜亭
图8-8 大殿立柱
图8-9 清代晚期都城隍大殿,为外国画家所画,《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2010年在广州博物馆意外发现,为修复都城隍庙大殿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8-10 都城隍庙大殿平面图
图8-11 都城隍庙总平面图
图8-12 海瑞、刘龚、杨继盛像(从左至右)
图9-1 《历代画像传》中的黄初平形象
图9-2 新会叱石岩景区
图9-3 《新镌绣像列仙传》中黄野人形象
图9-4 罗浮山野人庐
图9-5 民国时期,芳村花埭大氹尾黄大仙祠(后期着色照片)
图9-6 1904年,《时事画报》描绘的广州黄大仙祠开光仪式
图9-7 黄大仙祠的大门(图5照片截图)
图9-8 门前的乩坛(图5照片截图)
图9-9 花埭大氹尾黄大仙祠(与图5为同一底片所出)
图9-10 花埭大氹尾黄大仙祠所在地示意图,已易名为工艺实习所
图9-11 民国初年,改为孤儿院工艺实习场的花埭大氹尾黄大仙祠
图9-12 民国年间,已部分被毁但规模犹存的花埭大氹尾黄大仙祠
图9-13 今黄大仙祠后花园保存的旧祠文物遗存
图9-14 残存的“叱羊传晋代,骑鹤到南天”原黄大仙祠山门石楹联
图9-15 流传至今的《黄大仙灵签》
图9-16 今黄大仙祠内“药仙井”
图9-17 黄大仙祠今址与普济坛黄大仙祠旧址示意图
图9-18 清代芳村花埭的寺观与园林
图9-19 黄大仙祠主殿
图9-20 黄大仙祠主殿平面图
图9-21 黄大仙祠山门
图9-22 广州黄大仙祠黄大仙像
图9-23 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黄大仙像
图9-24 浙江金华山黄大仙祖庭黄大仙像
图9-25 黄大仙祠观音像
图9-26 黄大仙祠原吕祖像
图9-27 黄大仙祠今吕祖像
图9-28 黄大仙祠孔圣像
图9-29 黄大仙祠斗姆像
图9-30 黄大仙祠财神像
图9-31 黄大仙祠关帝像
图9-32 黄大仙祠总平面图
图10-1 小楼镇行政区域图(引自李思平《仙姑故里》)
图10-2 崇贤都(小楼)地图
图10-3 麻姑仙桃(朱晓辉道长提供)
图10-4 磨损很深的红砂岩地板
图10-5 何仙姑塑像
图10-6 三忠庙后殿
图10-7 家庙总平面图
图10-8 何仙姑家庙平面图
图10-9 三忠庙平面图
图10-10 骆秉章书“灵钟胜境”匾额
图10-11 重修前的北帝庙
图10-12 重修后的北帝庙
图10-13 道士在夏茅北帝庙开展法事活动
图10-14 木雕玄天上帝神像
图10-15 北帝庙平面图
图10-16 北帝庙正殿平面图
图10-17 盘古王山位置图
图10-18 盘古王庙全景图
图10-19 盘古卧石
图10-20 盘古王诞庙会(王焕德摄)
图10-21 盘古王庙外观
图10-22 盘古神碑
图10-23 盘古王塑像(左边为原来神像,右边为现在神像)
图10-24 “盘古王诞”(左为祝宝清拍摄,右为广月拍摄)
图11-1 三元宫《炼功碑》
图11-2 《炼功碑》拓片,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
图11-3 曾经出现在拍卖网上的《炼功碑》拓片
图11-4 《修真图》
图11-5 《修真图》
图11-6 炼功碑百部(1)
图11-7 炼功碑百部(3)
图11-8 炼功碑百部(3)
图11-9 炼功碑百部(4)
图11-10 炼功碑百部(5)
图11-11 炼功碑百部(6)
图11-12 炼功碑百部(7)
图11-13 炼功碑百部(8)
图11-14 炼功碑百部(9)
图11-15 炼功碑百部(10)
图11-16 炼功碑百部(11)
图11-17 炼功碑百部(12)
图11-18 炼功碑百部(13)
图11-19 炼功碑百部(14)
图11-20 炼功碑百部(15)
图11-21 炼功碑百部(16)
图11-22 炼功碑百部(17)
图11-23 炼功碑百部(18)
图11-24 炼功碑百部(19)
图11-25 炼功碑百部(20)
9787518806317_inline_0317
图11-26 炼功碑百部(21)
图11-27 炼功碑百部(22)
9787518806317_0228_0320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9787518806317_0238_0330
图11-28 纯阳观道士的早、晚课
图11-30 农历正月初八太岁诞日的庆贺仪式
图11-31 祀灵庄对面的福德祠
图11-32 应个人需求做超度仪式的祀灵庄旁的建筑
图11-33 正在做超度仪式的纯阳观道长
图11-34 亲属祭拜先人的祭台
图11-35 信众参加纯阳观神像开光仪式的场景(图片为纯阳观提供)
图11-36 信众观看法事活动
图11-37 纯阳观定期赠送的道经
图11-38 纯阳观整理出版的《圜天图说》
图11-39 在纯阳观举行《道德经》读书会
null
图11-40 在纯阳观举行的粤港两地慈善法会
图11-41 纯阳观为地震灾区捐款(图片为纯阳观提供)
图11-42 2001年,淹没在民居中的五仙观
图11-43 修缮前的五仙观
图11-44 二期修复工程结束后的五仙观
图11-45 南粤先贤馆建设考古发掘工地及越秀区博物馆临时展厅内陈列的出土文物
Cover
titlepage
图1-1 广州市淘金东路出土南朝元嘉二十七年(450)地券及拓片
图1-2 同墓所出道教符箓
图1-3 浮邱丹井
图1-4 广州府城郭图
9787518806317_inline_0006
图1-5 罗浮山图
图1-6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粤东省城图》还有“撒金巷”
9787518806317_inline_0009
9787518806317_0019_0010
图2-1 《六脉渠图》显示的清末越秀山的道教庙宇分布
图2-2 1988年(第四版)《广州街道详图》尚有“郑仙祠道”
9787518806317_inline_0013
9787518806317_inline_0014
图2-3 1873年广州增步“邱真君别隐”
图2-4 “邱真君别隐”门牌
图2-5 离明观“秀林”
图2-6 广州元妙观位置示意图
图2-7 《六脉渠图》显示的元妙观的位置
图2-8 广州元妙观平面图
图2-9 应元宫位置图(拍摄于2014年)
图2-10 应元路北侧的“应元宫道”(2014年摄)
图2-11 从越秀山体育场到市二中,都是应元社区
图2-12 应元宫残存的几间小屋(现在还有居民居住,据说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住这里)
图2-13 现在的居民只知道这里以前是拜神的地方,不知道有应元宫(2014年摄)
图2-14 应元宫的残墙断壁(2014年摄)
图2-15 隐没在高楼大厦中的应元宫旧址(2014年摄)
图2-16 现在残存的一间屋子,据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被人用来做英语辅导的教室。(2014年摄)
图2-17 重修斗姥古庙倡建斗坛碑记(2010年摄)
图2-18 “斗坛”石门额,中间有“城西斗姥宫”石刻(2010年摄)
图2-19 漫漶不清的石刻门联(2010年摄)
图2-20 罗惇衍的落款和印章还依稀可辨(2010年摄)
9787518806317_0033_0033
图2-21 桂坫(1867-1958)题《至宝真经》(1942年)
图2-22 滨江公园里的卧云庐(2012年摄)
图2-23 现存卧云庐建筑(2012年摄)
图2-24 《倡建横沙吕帝庙碑记》
图2-25 《倡建横沙吕帝庙碑记》“芳名列”
图2-26 《横沙财神庙碑记》
图2-27 《重修碑记》
图2-28 吕帝庙的背面,左侧是客堂,右侧是庙堂(2012年摄)
图2-29 2005年,大仙庙被定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12年摄)
图2-29 吕帝庙正面,左边为庙堂,右边为客堂。(2012年摄)
图2-30 吕帝庙(2012年摄)
图2-31 吕帝庙的客堂(2012年摄)
图2-32 庙的建筑样式有似于卧云庐,而且更加突出中西结合(2012年摄)
图2-33 院子和碑廊(2012年摄)
图2-34 客堂是两层的楼房(2012年摄)
图2-35 客堂的二楼(2012年摄)
图2-36 吕帝庙是临江而建的(2012年摄)
图2-37 横沙乡的居民会来吕帝庙的江边休憩(2012年摄)
图2-38 1888年《广东省城全图》
图2-39 芳村小蓬仙馆位置于隆昌东街与平民新街之间对岸
图2-40 缑岭分踪”大殿很可能是小蓬仙馆的第三进建筑
图2-41 1870年前后,汤姆逊拍摄的小蓬仙馆
图2-42 小蓬仙馆“缑岭分踪”大殿,英文注为“叶总督家庙内景”
图2-43 这是《汤姆逊十载游记:马六甲、中南半岛及中国》中的一幅插图
图2-44 搬迁之后的小蓬仙馆(2012年摄)
图2-45 咸丰七年(1857)两广总督叶名琛题写的“小蓬仙馆”(2012年摄)
图2-46 2002年小蓬仙馆被列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12年摄)
图3-1 19世纪后期的白云山麓
图3-2 郑仙像
图3-3 苏东坡《广州蒲涧寺》诗碑刻
图3-4 安期生像
图3-5 当代所造郑仙像
图3-6 碧虚观图
图3-7 碧虚观图
图3-8 外国人拍摄的白云山照片(来源待考)
图3-9 1933年的云泉山馆
图3-10 白云仙馆(2006年摄)
图3-11 白云仙馆右侧面山门(2006年摄)
图3-12 白云仙馆左侧山门(2006年摄)
图3-13 《吕祖仙师觉世汇编所到“请经处”》
图3-14 1949年前之广州地图
图3-15 《吕祖仙师觉世汇编》
图3-16 清末民初广州道观道堂善堂分布图
图3-17 邹鲁题“白云仙馆”石刻
图3-18 邹鲁题“天南名胜”
图3-19 刻有“广盛栈”的石阶(2013年10月15日摄)
图3-20 张学华题的“白云仙馆”山门(2006年摄)
图3-21 张学华题的白云仙馆对联(2006年摄)
图3-22 白云仙馆院内(2006年摄)
图3-23 白云仙馆吕祖像(摄于2006年11月11日)
图4-1 三元宫西侧的“虬龙古井”
图4-2 红艾(广东刘寄奴)
图4-3 清末民初,三元宫斗姥殿供奉的斗姥元君像
图4-4 清末民初,斗姥殿内的神像
图4-5 清末民初,三元宫殿内的神像
图4-6 仁爱善堂职员合影,前排中穿长袍者为陈济棠
表1 清代以来三元宫部分住持名录
续表
表2:1949年之前三元宫大事年表
续表
图4-7 晚清时期的三元宫山门,有“洞天重开”四字匾额,可能是同治年间重修三元宫时的遗留
图4-8 晚清时期的三元宫山门
图4-9 今日三元宫山门
图4-10 三元宫所在位置及平面图
图4-11 三元宫平面图
图4-12 三元宫三元宝殿立面图
图4-13 三元宫三元宝殿平面图
图4-14 三元殿及“三元”像
图4-16 老君宝殿及老君像
图4-15 吕祖宝殿及吕祖像
图4-19 天后宝殿及天后像
图4-18 关帝殿及关公像
图4-20 鲍姑宝殿及鲍姑像
图4-21 财神宝殿及财神像
图4-22 王灵官像
图5-1 漱珠岗与纯阳观
图5-2 民国时期,五凤村、纯阳观、漱珠岗及其周边的农田和庙宇建筑
图5-3 纯阳观李明彻祖师铜像
null
图5-4 纯阳观殿前广场狮子石上的题字
图5-5 狮子石上易石公“梅社”题字
图5-6 纯阳观内新“梅社”
图5-7 1913年纯阳观山门
图5-8 1928年,纯阳观山门,与上张照片比较,山门形制有一定的变化
图5-9 民国年间,游人在纯阳观山门前的合影
图5-10 今日纯阳观山门
图5-11 1913年纯阳观大殿,殿前有拜亭
图5-12 1913年纯阳观大殿左侧回廊
图5-13 1913年灵官殿(?)后的院落。这是出现于一本英文著作中的插图照片,作者将五凤村称作“Ng cheun”,有的英语著作中则称五凤村为“Five Village”
图5-14 1913年纯阳观内的一处庭院
图5-15 1913年8月,DR.E.R.Smith拍摄的五凤村林氏花园,现纯阳观祀灵庄围墙外
图5-16 朝斗台与朝斗台立面图
图5-17 站在朝斗台上东望
图5-18 站在朝斗台上西南望
图5-19 今日纯阳观朝斗台后的名为“普同墓”的墓地,是一个合葬墓,前方立有11块石碑,墓地后右上方即李明彻墓
图5-20 “普同墓”的右手即三元宫第一代住持杜阳栋墓,上书“三元宫开山始祖阳栋杜公墓”,于“嘉庆庚辰仲春立”,“嘉庆庚辰”为嘉庆二十五年,即1820年
图5-21 李明彻墓,碑石正中书“龙门正宗派第二十代、漱珠岗纯阳观开山祖、讳明彻李太先师墓”,碑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重修时立
图5-22 正门牌坊
图5-23 东门牌坊
图5-24 一墙之隔外的布匹市场
图片信息
图片来源:
广州道教文化
购物车
x
去购物车结算
0
件商品
共计:
¥00.00